洞察导致悲观情绪的原因

心谷编辑团队 2024-03-01 17:13:17
洞察导致悲观情绪的原因

美国心理学会将悲观主义定义为 "认为事情会出错,人们的愿望或目标不可能实现的态度"。如果你倾向于悲观,或者你的生活中有悲观的人,你可能会想知道是什么导致一些人把杯子看成半空,而另一些人则把杯子看成半满。实际上,多种生物和环境因素都会导致一个人的人生观。尽管如此,还是有可能通过采用新的思维和应对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观点,从而减轻过度悲观可能对健康造成的一些潜在负面影响。

1.《如何爱你自己》.png

过于消极的潜在原因

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人们习惯于消极思考或期待不利的结果。其中包括以下因素。自尊心低

如果一个人自我感觉不佳,他可能也很难从更积极的角度看待其他事情。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一些悲观主义者会把他们的消极假设投射到其他人和环境中。在其他情况下,自我价值感低的悲观主义者可能会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对自己做出最坏的假设,同时将他人的生活理想化。

悲观的父母

如果一个悲观的人把你养大,你自己可能更容易形成悲观的思维模式。如果你的父母或看护人从未以乐观的思维方式为榜样,甚至主动嘲笑那些乐观的人,那么摆脱悲观主义甚至会让你感觉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研究还表明,悲观主义与大脑功能的特定方面之间可能存在联系,这表明总是预期负面结果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换句话说,悲观的人可能真的从他们的亲生父母那里继承了某种程度的大脑消极思维模式。

强化的消极偏见

人类的大脑中存在一种所谓的 "消极偏差",即人们倾向于记住消极事件和信息,而不是积极事件和信息。我们所有人--不仅仅是悲观的人--都倾向于在生活中的消极方面花费比积极方面更多的脑力。许多科学家认为,消极偏差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优势: 早期的人类更关注捕食者,并从过去的危险经历中吸取教训,他们比那些不这样做的人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将他们的遗传信息传递下去。

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某些人的消极偏见可能比其他人更明显。更活跃的消极偏差可能会导致更悲观的想法。

过去的虐待经历

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或性虐待可能发生在童年时期、恋爱关系中,甚至可能发生在人们通常不会联想到虐待的情况下,如工作场所、学校或朋友之间。任何人都可能遭受虐待,无论性别、年龄或其他自我认同感如何。经历过这种创伤性待遇可能会导致悲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可能会增加将来患上某些与消极思维模式相关的精神疾病的可能性。

遭受损失或创伤的历史

任何经历过重大损失的人都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心态被这种经历所左右。例如,至亲逝世、离婚、经历战争或自然灾害,或者被解雇,而这份工作曾给一个人的生活带来意义和目标。突如其来的损失会让一个人感到不稳定,并开始相信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安全、幸福或可预测的地方,从而导致悲观的想法。

其他被拒绝、羞辱或失望的经历

你并不需要经历极端悲痛或虐待这样的强烈创伤,外部事件就会使你的世界观转向更加悲观。如果你有过很多被拒绝、失望或偏见的经历,比如社交困难或孤独的历史,你可能会开始相信一切都不会如你所愿,你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种愤世嫉俗的心态。

防御性悲观主义

防御性悲观主义是一种态度,指的是将悲观主义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它可能更常见于那些在生活中经历过高度失望的人。从本质上讲,防御性悲观主义哲学认为,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抱有希望,那么希望破灭的伤害就会小一些。

那些希望避免未来失望的人可能会采取防御性悲观主义的态度来保护自己。防卫性悲观主义者可能并不认为自己是悲观主义者,相反,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比乐观主义者更现实。

某些精神健康状况

某些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OCD),其核心症状往往是消极的思维模式。其他精神疾病,如饮食失调症、药物使用失调症和赌博失调症,也往往表现为问题行为或危险行为,作为应对消极想法的一种手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也与悲观思维以及对世界或自身的核心信念有关,这些信念从根本上来说是消极的,例如 "人们只为自己着想,一有机会就会在背后捅别人一刀 "或 "无论我多么努力,我都不会成功"。

悲观对健康的潜在负面影响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乐观和悲观不仅会影响您的思维方式,还会影响您的整体健康。悲观思维可能是恶性循环的一部分: 它可能是由精神疾病等健康状况引起的,但也可能导致影响身心健康的健康状况。下面举例说明悲观情绪可能对身心造成的伤害:

情绪复原力水平较低,这意味着不利的生活事件对悲观者的影响可能更大,并导致对人际关系、性格、职业成功等方面的下游负面影响。

免疫系统复原力较弱

罹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的几率增加

一些身体健康疾病康复后更差,死亡风险更高

睡眠问题和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

患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双向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或复发的几率增加

整体寿命缩短

但是,请注意,过度乐观可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种保护机制。相反,研究表明,现实主义可能是更健康的选择,因为一个人的期望--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与现实不符似乎才会造成最大的伤害。

1.《如何爱你自己》.png

寻找治疗支持,转变世界观

如果你认为自己有悲观的态度,或者认识到自己存在一些形成悲观情绪的潜在风险因素,你可能会有兴趣转变心态,使之更加现实,以帮助避免一些潜在的负面健康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正念、表达性日记和认知行为咨询(CBT)策略等技巧可能会有所帮助。尤其是在训练有素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认知行为咨询,是转变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的有效方法。他们还可以帮助你克服过去的创伤,解决你可能出现的任何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

对于一个天生持怀疑态度的人来说,鼓励他们向心理咨询师求助,以解决他们可能面临的困难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与传统的面对面心理咨询相比,在线心理咨询可能是一种更平易近人的选择。通过在线治疗,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家中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这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感觉不那么可怕或更舒适。

科学研究表明,在线心理咨询可能与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同样有效。2021 年对有关该主题的多项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线和诊室心理咨询形式一般可以提供相似的效果。此外,一项较早的研究表明,完成在线 CBT 课程以转变思维模式的人与参加传统面对面的 CBT 的人取得的效果相当,这表明在线治疗可能有助于那些想要消除悲观倾向的人。

 结语

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形成默认的悲观态度,包括精神健康状况、自卑、消极偏见、由悲观的父母抚养长大、遭受虐待或损失等不良生活经历,以及悲观主义作为一种防御机制。练习正念、写日记、与心理咨询师交谈等技巧可以帮助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将心态向更健康的方向转变。

探索自我,绽放潜能

与专业的咨询师展开沟通

在人生的旅途中,个人成长是一场无声的革命,而心理咨询则是这场革命中隐秘而有力的盟友。它并非外力的强加,而是内心的呼唤,悄然引领我们深入探索自我,解锁那些被尘封的记忆与情感。在心理咨询的陪伴下,我们可以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理解自己的需求,从而更加坚定地走向成长之路。